洛桑读酒店管理,为什么有人盯着 H1B?

你在瑞士读的是 EHL Hospitality Business School (Lausanne)(下文简称 EHL),学的是酒店/款待业,这个学科天然走向全球化:大型酒店集团、连锁度假村、奢侈品牌、食品饮料企业(例如 Nestlé 这种在瑞士和全球都有业务的公司)都需要懂运营、供应链、市场和本地化玩法的人。参考资料里就提到,某些教育项目通过和瑞士企业合作安排实习,把学生直接送进真实业务里去。

但很多中国同学会想:既然能走国际路线,为什么不去美国?尤其是听说 H1B(美国工作签证,H-1B)能拿来美国长期发展——这就把问题掰成两部分:机会和现实。机会是有的;现实是复杂的:H1B 依赖雇主、抽签(cap)、审批时间和合规记录;而且从瑞士直接“跨海”去美国,路数比想象的多。本文像朋友一样把可走的路径、踩坑提醒、在群里能得到的具体帮助都摆清楚,别走弯路。

实操篇:EHL 学生想拿 H1B 的四条可行路径(含优劣)

先把现实说清楚:H1B 只能由美国雇主发起,且多数岗位受配额限制(有抽签)。如果你在 EHL 是在瑞士拿学位,本地拿到的实习/工作经验更可能让国际公司内部调动或开全球岗位,而不是直接拿 H1B。下面是常见路径与评估:

  1. 直约美国公司(难度中高)

    • 怎么走:目标投递有资质的美国雇主(会办 H1B 的酒店集团、连锁饭店、餐饮科技公司等),拿到 offer 后由雇主在下一个 H1B 抽签季为你提交申请。
    • 优点:如果中签并获批,可直接赴美工作。
    • 缺点:抽签存在不确定性;雇主要愿意等/支持;从瑞士远程争取美国招聘门槛高。
  2. 先进跨国企业在欧洲岗位,争取内部调动(推荐级)

    • 怎么走:先入职 Nestlé、Accor、Hilton、Marriott 等在欧洲有总部/分部的集团,表现好后申请内部调动或被派往美国分公司/项目。
    • 优点:不靠抽签或走特殊程序,公司内部调动成功率高且工作经验更实在。参考资料中提到与瑞士企业的实习机会正好能当踏板。
    • 缺点:需要时间沉淀并证明能力。
  3. 通过美方学习/转换身份(如果可能)

    • 怎么走:先到美国读研/进修,获得 F1 学生签证并利用 CPT/OPT 增加在美工作经验,再走 H1B 抽签。
    • 优点:使用 OPT 的“留美在地证明”更能翻牌拿到 H1B。
    • 缺点:成本高、时间长;对于已在 EHL 的同学意味着额外留学决策。
  4. 投资/移民路径(非首选,但有人选)

    • 怎么走:比如资本移民(新闻池提到 US EB-5 在某些群体中变得受关注),通过投资获得长期居留,再转为工作/居住安排。
    • 优点:不受 H1B 抽签限制。
    • 缺点:门槛高、成本大、审慎评估法律风险与合规性(参考 Business Standard 报道)。

小结:对大多数 EHL 学生来说,“先拿欧洲/跨国公司经验,然后争取公司内部转岗或再从美国入手”是更实在的路线。

群里能给你的具体帮助(实战清单)

在我们寻友谷/EHL 洛桑相关群里,你能获得的真金白银级别帮助不是吹的,来张清单,照着做:

  • 人脉内推:群里老哥老姐里有在跨国集团、美国酒店链、海外 HR 的人,直接发内推消息比盲投简历有效。
  • 简历/面试辅导:把英文简历、行为面试题、酒店业 KPI 案例给群友改(我们常有 HR 或在职面试官在线)。
  • 合同与合规提醒:分享雇佣合同条款(例如工作地点、报税、签证赞助条款)并给出合规 red flag 提醒,避免签到“非法雇佣”或被罚的坑(新闻池里有实际因雇佣非法工人被罚款的例子)。
  • 实习与项目机会:群里有人在 Nestlé、欧洲连锁饭店做项目,常有短期带项目/付费咨询机会,可列入简历实战。
  • 法律/渠道指引:推荐靠谱移民律师或给出官方渠道(USCIS、美国领事馆)的查询入口,避免听信江湖传言。

注意:群能给的是信息与人脉辅助,具体法律/签证办理请以官方和持牌律师为准。

风险与避坑(别当冤大头)

  • 别签“灰色合同”:英国某外卖店因雇佣非法工人被罚 4 万英镑(来源:Wiltshire Times,2025-09-12),说明雇主违规后你也可能被牵连:签约前看合同、确认雇主愿意并有能力办 H1B。
  • 小心海外中介与空头支票:有些中介承诺“包办拿 H1B/绿卡”,要看资质与成功案例。
  • 合法身份优先:被移民执法检查或因身份问题被遣返的案例并非空穴来风(新闻池中也有被拘留/遣返的报道),因此永远走官方路径。

🙋 常见问题(FAQ)

Q1:EHL 学生如果目标是 H1B,第一步该做什么?
A1: 步骤清单:

  1. 明确目标公司类型(有 H1B 记录的美国雇主、跨国集团的美国分部)。
  2. 在校期间争取能写进简历的项目/实习(比如与 Nestlé、酒店集团的合作项目)。
  3. 用 LinkedIn/校友数据库找在美工作的 EHL 校友,礼貌私信求内推或信息面谈。
  4. 同时准备 Plan B(欧洲工作、跨国内部调动)。权威渠道:查看 USCIS 官方 H-1B 指南与 Department of Labor 的用工要求。

Q2:我已经毕业在欧洲工作,怎样提高被美国母公司/分部调动的概率?
A2: 要点清单:

  • 做到“可复制的业绩”:用数据说话(营业额增长、运营成本降低、项目转化率等)。
  • 主动争取国际项目或承担与美区协作的任务,建立与美方同事的直接关系。
  • 向 HR 申请全球岗位池的内部通知(内部转岗流程通常比外招容易)。
  • 如果公司有派遣项目,争取短期赴美出差/培训,建立在美工作记录。

Q3:群里有人说 EB-5 更稳,靠谱吗?
A3: 官方/实操建议:

  • 先了解 EB-5(美国投资移民)基本条件、门槛和风险(可参考 Business Standard 报道了解趋势)。
  • 步骤:咨询合规移民律师 → 做资金来源证明 → 选择合规项目并签约 → 通过 USCIS 审核。
  • 提醒:此路资金要求大、流程复杂、且市场上有不良项目,务必通过持牌律师与正规托管。群里可给你推荐律师/项目参考,但不替代法律咨询。

🧩 结论:给 EHL 学生的 4 条实操建议

  1. 先把“国际能力”和“可量化业绩”做好:这是任何跨国调动和 H1B 面试的硬通货。
  2. 优先争取跨国公司/瑞士大企的实习或校企项目(例如 Nestlé 合作机会),把它当作跳板。
  3. 同时做两手准备:一手是冲 H1B 的目标公司,一手是欧洲/跨国内部发展。
  4. 用社群的力量:内推、简历修改、信息差把握,群里往往能帮你省下几个月的盲摸时间。

📣 加群方法(真诚且实用)

想在群里快速落地?来寻友谷。我们不是那种只发海报拉人头的群——群里 9000 多人里有真正在旧金山、马德里、迪拜、洛桑的人,有 HR、有创业者、有做跨境电商的老哥,也有在全球酒店集团的人。你能收获的东西:可写进简历的短期项目、实操型内推、以及深夜能秒回你“在的”的同路人。

加群步骤(简单直接,不套路):

  1. 在微信“搜一搜”输入:寻友谷。
  2. 关注公众号后,按提示添加“拉群小助手”微信。
  3. 说明你是 EHL(Lausanne)学生/校友+目标(例如“想了解 H1B/美区内推”),我们会把你拉到对应国家/学校/职业小群里继续对接。

小提示:进群前把你最能打动人的三句话写好(学校+岗位意向+2 个可量化成绩),来群里发一次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,内推成功率会高不少。

📚 延伸阅读

🔸 US EB-5 visa route gaining traction among Indians, says immigration expert
🗞️ 来源: Business Standard – 📅 2025-09-12
🔗 阅读原文

🔸 Town centre takeaway slapped with £40k fine for hiring illegal workers
🗞️ 来源: Wiltshire Times – 📅 2025-09-12
🔗 阅读原文

🔸 South Korean Workers Arrive Home After US Detention
🗞️ 来源: Channels Television – 📅 2025-09-12
🔗 阅读原文

📌 免责声明

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和新闻池信息,并由 AI 协助整理与润色,仅作信息分享与社群互助参考,非法律/移民/签证意见或承诺。具体签证和法律问题请以 USCIS、美国驻外使领馆或持牌移民律师的官方说明为准;如本文有误或需修改,欢迎群里指正并联系我改正,谢谢😅